文库 临床病例分享篇 其他应用

计算机认知功能训练联合高频磁疗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现状

DOCX   2页   下载0   2024-06-14   浏览43   收藏0   点赞0   评分-   1461字   2积分
计算机认知功能训练联合高频磁疗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现状 第1页
计算机认知功能训练联合高频磁疗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现状 第2页
文献检索和筛选 检索的时间范围: 20 11 年—202 1 年 近 10 年关于 认知功能训练联合高频磁疗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检索数据库:Pubmed网站 、CNKI 数据库 等。 检索途径: 关键词 检索 ,全文检索 检索词 :计算机认知功能训练,磁疗,脑卒中认知功能 、 Computer cognitive function training, magnetic therapy, stroke cognitive function等 检索结果: 以关键词组配分别在Pubmed 、 CNKI数据库等 检索,“ 计算机认知功能训练,磁疗,脑卒中认知功能 ” 共 检索到 约 32 篇。 研究现状: 《中 国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康复专家共识》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的TMS 干预效果进行了证据评估及等级推荐,推荐采用 rTMS作为辅助方法改善卒中后认知障碍 ( PSCI ) 患者患侧忽略(Ⅱ 级证据,C级推荐)、记忆功能(Ⅱ级证据,C级 推荐)和执行功能障碍(Ⅲ级证据,C级推荐)。 早期研究认为,PSCI的发生和严重程度主要依赖于病灶体积, 但也 有研究指出,病灶体积不是影响认知障碍的主要原因,关键部位的损伤是影响PSCI的主要因素,如与认知功能相关联的特定结构,包括 边缘(Papez) 回路、纹状体环路、前额叶皮质、内侧颞叶等。此外,研究发现,PSCI常伴有脑白质病变及脑微出血,脑白质病变可作为预测认知下降程度的指标。 不仅如此,有 研究发现卒中后认知功能受损不仅局限于病灶本身,还与病灶远隔部位乃至整体神经网络改变有关,如默认网络、中央执行网络、突显网络等。动物实验研究显示,脑血流状况不佳、神经营养因子、神经递质改变、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氧化应激、炎症及凋亡均可能参与PSCI的病理生理过程。 近年来新兴的计算机辅助 训练技术广泛应用于认知领域,并且在认知障碍康复治疗中凸显优势 。 也有研究发现对于脑卒中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计算机辅助训练 联合高频磁疗 ,其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 背外侧前额叶皮质( DLPFC)是执行控制网络的重要区域 ,目前在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中,计算机认知功能训练联合磁疗的大多数研究均采用高频刺激左前额叶背外侧区,相似性相对较高。为避免重复,有以下建议可参考: 同类研究中,目前评估方式大多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MoCA)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 (MBI)等,重复性较高。因此在评估方式上可结合脑电(EEG)、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fNIRS)等。 在研究方案上,rTMS频率可采用(5Hz、10Hz、15Hz)高频刺激,对比其不同频率下的疗效差异。 在该方案
计算机认知功能训练联合高频磁疗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现状
下载提示

鼓励分享!

微信
扫一扫